續上文:[基隆]港北五連峰.雙塔縱走(上)--基隆港區北環的天際線
一日雙塔,本來指的是從台灣極北的富貴角燈塔,在一日內騎自行車衝到台灣最南的燈塔鵝鑾鼻。基隆港北側也有球子山燈塔及基隆燈塔,前年由市政府整修好雙塔間的步道,於是迷你版的一日雙塔也滿足了沒那麼熱血,卻也想要來一下雙塔經驗的人。
續上文:[基隆]港北五連峰.雙塔縱走(上)--基隆港區北環的天際線
一日雙塔,本來指的是從台灣極北的富貴角燈塔,在一日內騎自行車衝到台灣最南的燈塔鵝鑾鼻。基隆港北側也有球子山燈塔及基隆燈塔,前年由市政府整修好雙塔間的步道,於是迷你版的一日雙塔也滿足了沒那麼熱血,卻也想要來一下雙塔經驗的人。
雨都基隆以天然的谷灣,成為北台灣最重要的航運港口,而因為基隆港四周都是山巒,所以在周圍的山頭都可以俯瞰基隆港。其中基隆港北有五連峰(曾子寮山(飛鳳山)、大德山、摩天嶺、九華山、龍鳳山),可以在不同角度飽覽港區風光,如果再延伸到這兩三年熱門的雙塔縱走(火號山的球子山燈塔至基隆燈塔),就等於把基隆港北邊的天際線環走一遭了。
本文先分享前半段的五連峰,路線上有多個觀景點,其中以大德山展望最佳,整座Y字形的基隆港就正開在腳下,左下的牛稠港區在正前方匯入右下延伸而出的基隆內港,合而為一成為基隆外港,吞吐北台灣一半以上的航運量。看著各種船隻在港內進進出出,雲影映在港灣水面遊遊蕩蕩,令人不自覺心曠神怡起來。
台北地區四周環山,交通又便捷,對於喜好登山健行的人而言實在太便利了。而且任意一條路線登臨後,總是有壯麗的台北市景好欣賞,成為登高後的最佳獎勵。
布魯這回微縱走,由捷運淡水信義線東端象山站出發,經象山、拇指山、南港山、九五峰,到南港中華科大結束行程。這是人氣很高的路線,沿途最大特色就是展望,在每一個峰頂或附近,總是忽然間就迎來一幕開闊,俯瞰著櫛比鱗次的市區建築,101大樓無論從哪一個角度都是獨領風騷。而黃蟬園獨立在山腰的幽靜處,雖然只有簡單的木屋庭園,也沒有落英繽紛,仍然是山友眼中的的桃花源。
新北八里區的觀音山,統領十八峰而雄踞淡水河南岸,早期曾經是憲兵學校操練學員之地,所以山頂稱為硬漢嶺。硬漢嶺觀景台的展望極佳,向東南遠望台北盆地都會區,朝東北前瞻大屯山系群峰,往下則俯瞰淡水河橫陳,又於北方出海流向台灣海峽,是台北地區展望最好的地點之一。
布魯多年前曾爬過一次硬漢嶺,舊地重遊,想換條路線,於是選擇由占山、盤絲尖、凌雲尖稜線上硬漢嶺,再由北橫古道下觀音山回到凌雲禪寺,完成一次串走行程。硬漢嶺的展望美景仍然絕佳,這次更發現占山處於俯臨台北都會美景高地的前緣,觀景最直接。而北橫古道剛好與西部海岸線平行,可以多點收覽台北港、八里林口海岸風光,很推薦想換換口味上觀音山的朋友。
西元1884年前,清廷為了控制基隆港區,於獅球嶺建造主砲台,及東、西砲台等三座砲台,在中(清廷)法戰爭時期發揮很大的作用,法軍當時還稱獅球嶺砲台為鷹巢砲台。11年後的1895年,台灣割讓給日本,日軍於貢寮登陸,為了爭奪獅球嶺的戰略位置,也曾在這裡發生激戰。
時至今日,主砲台在獅球嶺砲台建造百年後的1984年,登錄為市定古蹟,受到基隆市政府保護。而西砲台則有當地早起會協助清掃維護,但東砲台則始終不受青睞,埋沒在荒煙蔓草間,使東砲台與附近的北碉保堡群一直是基隆的祕境。有些祕境曝光不久馬上變熱門景點,但東砲台和北碉堡群,從戰後荒廢,到找得到探訪記錄的十幾年前到現在,竟然還是祕境。
山不在高,如果爬到山頂,向四周望去發現眾山皆小的時候,自然顯現它的氣勢,像基隆的姜子寮山就是這樣霸氣的一座小山。
姜子寮山才724公尺高,卻是基隆最高峰,名列小百岳之一,山頂上四個方向都有觀景台,東瞻五分山系,西眺四分尾山系,南收平溪三尖,北望五指山系,又有基隆河水系映帶前後,讓布魯不得不去爬一趟,感受它的恢宏氣度。
續上文:[新北]走進金瓜石的任意門:勸濟堂-哈巴狗岩-復興山-黄金三洞-牛伏礦體-無耳茶壺山O形(上篇)
瑞芳的金瓜石,一直以來存在著一份歷史與採礦產業的滄桑感,即使東北角多雨,卻也始終洗不掉。就是這樣的感覺,讓金瓜石具有一種魅力,讓布魯再度走往這座黃金山城。
以前到金瓜石,望著無耳茶壺山雄踞在山城東方,想著總有一天要來好好領略它的英姿。最近則在網路上看到附近的黃金洞,感覺像是走入金瓜石歷史的任意門。於是總有一天在五月初來臨,布魯在地圖上畫出一個O形,走上金瓜石的陳年過往。
(本篇分享由復興山經黃金洞至茶壺山,再回勸濟堂的後半行程)
瑞芳的金瓜石,一直以來存在著一份歷史與採礦產業的滄桑感,即使東北角多雨,卻也始終洗不掉。就是這樣的感覺,讓金瓜石具有一種魅力,讓布魯再度走往這座黃金山城。
以前到金瓜石,望著無耳茶壺山雄踞在山城東方,想著總有一天要來好好領略它的英姿。最近則在網路上看到附近的黃金洞,感覺像是走入金瓜石歷史的任意門。於是總有一天在五月初來臨,布魯在地圖上畫出一個O形,走上金瓜石的陳年過往。
新北市瑞芳的柴寮、中坑山區聚落居民早期為了到猴硐,走出了柴寮古道與中坑古道。這兩條古道穿梭於原始森林中,沿途充滿綠意。尤其中坑古道伴著五分寮溪而築,忽焉在左,忽焉在右,互相纏繞的結果,產生許多過溪點,因此有時要過板橋,有時踏石,有時踩墩,有時又得直接走入石板溪床涉過,古道上又有古老的石屋和老樹,用它們長滿青苔的駁坎和長長的樹根說故事,都為健行增添許多的趣味。中坑古道後若接三貂嶺步道,沿途還可探訪三座各具特色的瀑布,這三條步道串走,成了猴硐與三貂嶺之間最有意思的連通方式。
布魯二月初在FB社團中看到湧哥大力推薦這三條步道串走的O形路線,實在嚮往不已,剛好又有一個北上的行程,於是走上這條超優質的健行路線。
基隆河由平溪往下到瑞芳這一段,可以說是瀑布之鄉,沿途主流支流上的瀑布有澎湃磅礴的,也有飄逸俊秀的,知名的瀑布加總起來高達十多座,讓瀑布控的布魯嚮往不已。於是趁二月初一次北上的機會,走訪其中的三貂嶺瀑布群。
三貂嶺瀑布群包含枇杷洞瀑布、摩天瀑布(又稱月眉洞瀑布)、合谷瀑布等三座,相距不遠,又有三貂嶺步道串連,所以可以一次造訪,或許這樣一箭三貂,就是三貂嶺命名的弦外之音。今年一月的東北部下了幾場雨,使得三座瀑布的水量剛剛好,剛好拍得出瀑布的氣勢或風韻,剛好讓布魯覺得這一趟由南部北上很值得。
新北板橋每到歲末年終就變成了歡樂耶誕城,讓各式光影在市民廣場週邊舉行銀河派對,廣場中央的聖誕樹主燈彷彿是一個宇宙最閃亮的恒星,市府大樓光雕、外圍及天橋上的附燈、燈河,則像是圍繞的行星和數不清的星體,全部同時燦爛起來,真的讓新北市充滿了熱鬧歡樂的氣氛。人身上散發的熱源,相當於一顆100瓦的燈泡,布魯今年剛好有機會參加這場盛會,很高興也變成了這一大片繽紛絢麗的地面夜空中一顆小星星。
續上篇[基隆]基隆嶼上的燈塔不叫基隆嶼燈塔??登基隆嶼.探燈塔.賞無敵海景
基隆嶼的碧海藍天、峻峭危巖太令人激賞,所以布魯忍不住把其中一些相片抽出獨立成篇,好來再次回味基隆嶼景觀的開闊俊奇。
一百萬年前的火山活動將基隆嶼推出海平面,形成高182公尺、面積24公頃的小島,因地理位置極佳,扼守由金山到貢寮的台灣東北角,所以日治時期就是一個軍事重地。原本基隆嶼是可以登島的,但前幾年基隆嶼因為颱風損毀設施而封閉,今年(108年)6月終於又重新開放。
登上基隆嶼,可以觀察島上不同的火山岩石、特有的植物鳥類生態,但最讓布魯嚮往的,還是走上登山步道登高俯瞰的無敵海景。在基隆嶼山的懸崖絕壁上回眸,可以清楚的望見整個基隆的海濱港岸風情;海面則是不同的藍的拼織,由靛藍、孔雀藍到土耳期藍,接著天邊的花瓷藍,讓人心曠神怡,也再不在乎夏天太陽多麼毒辣了。
看到"祕"字就按捺不住的布魯,去年夏天前往北海岸一遊之前在家做功課時,不小心瞥到白沙灣旁有一座神祕湖,而且還有步道到達,這就讓布魯產生非得去一探究竟的決心。
想像中要到神祕湖大概得披荊斬棘,深入山林,沒想到由入口走15分鐘就到湖邊了,而且路況十分平整好走。不過雖然容易到達,但整座神祕湖似乎還很神祕,站在小巧玲瓏的湖邊,除了幾聲蟬唱之外,就完全聽不到半點人聲,與不遠處白沙灣嘻遊戲水的熱鬧形成強烈的對比。原來,還好,神祕湖真的是有點神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