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文:[基隆]港北五連峰.雙塔縱走(上)--基隆港區北環的天際線
一日雙塔,本來指的是從台灣極北的富貴角燈塔,在一日內騎自行車衝到台灣最南的燈塔鵝鑾鼻。基隆港北側也有球子山燈塔及基隆燈塔,前年由市政府整修好雙塔間的步道,於是迷你版的一日雙塔也滿足了沒那麼熱血,卻也想要來一下雙塔經驗的人。
布魯沒那樣的本事衝南北雙塔,於是到基隆走完港北五連峰,順勢再微縱走雙塔。其實布魯在意的,不是一日雙塔的名目,而是沿途的超級展望,不論在兩座塔前,或是途中經過的火號山頂、白米甕砲台,都有看山望海的開闊。尤其又能從不同角度俯瞰基隆港內外港風光,這時攢蹙累積的不是櫛比鱗次的房屋和川流不息的車陣,而是各色堆疊的貨櫃和看似悠然徐行的輪船,另有一番景象與趣味。
布魯便利貼 路線資訊: 交通資訊:走完北環五連峰,可至中山二路、三路交界的海三廠站搭301、304線公車至火車站。至基隆燈塔後,可順行至光華路太白莊站搭乘301線公車至火車站。或至仙洞巖搭乘301、304線公車至火車站。 |
||
布魯之登山攝影記事 |
↑布魯的基隆港北五連峰及雙塔縱走路線。標示T字為沿途公廁位置。
↑走完北環五連峰,由通仁街轉中山三路,至中山三路3巷左上(左上小圖),就可接上往火號山的步道(大圖)。
↑往火號山步道是土石山徑,有部分是較陡的拉繩坡。
↑途中經過一座迷你土地公廟,長了許多草,稍微動手幫土地公清理一下門面。
↑這棵大榕樹的錯節盤根把整顆巨石緊密包裹住,巨石要變心也難。
↑此油管叉非正道,由3巷往火號山的山徑沒有指標,建議下載離線地圖或參考網路上分享的gpx路徑。
火號山
↑登上火號山,山頂有大平台及觀景台,展望超讚。
↑日治時期也會在此發射報時午砲,因此稱為火號山,山頂於是有砲台的遺址。
↑火號山又稱球子山,有一顆圖根點基石。
↑↓由火號山頂向東北俯瞰,球子山燈塔就在腳下,整個基隆港的主要貨櫃港區也盡入眼簾。
↑↓由火號山向南俯瞰,基隆內港和牛稠港區也全都在展望之中。
↑停在基隆內港的軍艦也看得很清楚。
↑由火號山向西北遠眺,則可見中油基隆油庫及協和電廠的大煙囪。
球子山燈塔
↑↓由火號山下行,隨即到迼球子山燈塔。燈塔高11.9公尺,建於1956年,目前己暫停發光,但白色塔身仍然是基隆的重要地標。
↑由球子山燈塔下行,直行經由廢棄的火號山營區下山(左圖),若要縱走前往基隆燈塔,則要在燈塔下行後第一個叉路左轉,雙塔縱走路線主要是土石徑(右圖)。
↑雙塔縱走途中有3棵巨大榕樹,引人瞻仰。
白米甕砲台
↑至白米甕社區,可先參觀一下白米甕彈藥庫遺址,旁邊有洗手間可以先解放一下。
↑彈藥庫後方就是白米甕砲台了。
↑白米甕砲台全景,砲台是日治時期所建(1900年),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射程所及,是基隆港外港海域的第一道防線。後方就是協和發電廠。
↑由砲台西側高點下瞰,可見砲台的四座大型砲盤座,對面高點就是白米甕尖。
↑由砲台向東俯瞰,基隆港外港的貨櫃天車陣十分壯觀。
白米甕尖
↑由砲台向上登白米甕尖是一段陡階。
↑白米甕砲台的射擊指揮所,由更高的地方觀測,提供參數,然後下射擊命令。
↑射擊指揮所上方,有兩顆無名基石,一顆只露出頂端,一顆只剩半截。
↑由白米甕尖下瞰協和火力發電廠,最能看到全貌。
↑在射擊指揮所的另一端休息區樹下,有另一顆高速圖根點A021基石。
↑↓續行步道往基隆燈塔,有一觀景台也有很好的展望。
↑↓由觀景台正對著基隆港外港出海口,景觀極佳。
基隆燈塔
↑↓下行到基隆燈塔,目前只能參觀燈塔外部,無法入內參觀。
↑↓11公尺高的白色燈塔,始建於1900年的日治時期,是當時第一座完成的磚造燈塔。
↑↓基隆燈塔的辦公室與機房建築也十分簡潔典雅。
↑↓基隆燈塔前的展望也很棒,各種顏色的貨櫃像積木一樣堆著等待裝卸。
↑由基隆燈塔漫步下山,接上光華路。
↑↓沿光華路向西南行,會經過一座燈塔修護工場,裡面曾是燈塔文物館,目前停止開放,但館外廣場則可參觀拍照。
↑燈塔工場廣場展示各種燈塔的燈座。
仙洞巖
↑最後來到仙洞巖,相傳有人在這裡修道成仙,而且這是基隆最大的海蝕洞,所以命名為仙洞巖。
↑從這些洞口的碑文上看,可知仙洞巖的歷史悠久。
↑↓仙洞巖有三道海蝕洞,主洞祭祀觀世音菩薩,布魯最推左洞,是一道長達80公尺的狹長洞穴,只能容納一人通過,最窄的地方甚至必需蹲低鑽過。
↓側身走在洞穴裡很有FU,但因為寺方設置明亮的燈照,地面也舖平,所以走起來很安全。
↑左洞最後豁然開朗,可以參觀石雕、石桌、石床,成為此行很棒的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