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本島及各大型離島主要是遠古時期火山噴發造成的玄武岩地形,而吉貝嶼則是一個例外,海積作用產生的長沙灘、潟湖地形,與澎湖最密集的石滬,構成吉貝景觀的獨特性。
為了探訪澎湖較大型的燈塔或燈杆,因此布魯在113年7月初來到吉貝,4個小時的島上行程中,在西崁山看到黑黃相間的吉貝嶼燈杆,也找到三個四等以上的三角點基石,而最令布魯驚艷的,則是潟湖與石滬。當海水退去,直接走入潟湖湖底,看著比自己還高的沙丘與沙灘環繞四周,感覺很奇妙。最後在島北看到一顆心,印在魟灣仔的淺灘上,天光雲影只在這心裡徘徊,不禁讚歎這顆心太迷人了。
- Oct 14 Mon 2024 15:24
[澎湖燈塔go-08]與印象澎湖完全不同風情的吉貝--西崁山.吉貝潟湖.東崁山.魟灣仔石滬
- Oct 03 Thu 2024 14:08
[屏東]屏步青雲路線--德文山(觀望山).視覺系登山人不可錯過.又高CP值的好山
德文山又名觀望山,是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部落的守護山,雖然海拔才1245公尺,但不論遠觀巍峨聳立的山容,或從山頂俯瞰屏北平原的綠野平疇,或與週邊群山睥睨相望,都可以感受到德文山的雄偉霸氣。然而這麼一座很有氣勢的人,卻又很容易親近登臨,實在是一座CP值超高的好山。
屏東縣推出的屏步青雲活動也列入德文山,因此布魯再度前往,天候不佳的情況下,還是完成收集寶石任務。最大的收穫倒不是沿途收集到的活動寶石,而是預期山頂整片白牆之下,卻能雲開天青,看見山河壯麗的美景。
- Oct 02 Wed 2024 15:46
[屏東]屏步青雲路線--浸水營古道(前段).百餘年歷史古道
清朝時期為了開山撫番、開發東部,於是由屏東縣枋寮鄉到台東縣大武鄉,開闢一條浸水營官道,沿途設營駐軍,是台灣所有橫越中央山脈的古道中,越嶺點最低、使用頻率最高,而且使用時間最長的古道。
到了日治時期,這條古道改稱浸水營越嶺道,仍舊扮演理番及台灣南部的東西交通要道角色,營盤改成駐在所,來往行旅仍然熱絡。後來因為公路開通,交通地位才被南迴、南橫取代,原本的古道西段拓寛成大漢林道,東段則保持原貌,即是現在的浸水營古道。
- Sep 26 Thu 2024 08:58
[高雄]走在百年的歷史線上--鳴海三星--鳴海山.網子山.真我山.六龜警備線南段
二十世紀初,台灣總督府為了確保高雄六龜美濃一帶樟腦事業的發展,避免受到原住民的干擾,於是設置六龜警備線(或稱六龜警備道,與隘勇線類似),拉上通電的鐵絲網,並配置武力在沿線的53個分遣所及4個監督所,分遣所的命名取自早期日本東海道以起點日本橋為首的53個宿場(驛站或休息站),目前各分遣所及監督所只殘存駁坎、砌石等遺址。
在六龜警備線南段有三座山岳,都擁有三等三角點,分別是鳴海山、網子山及真我山,合稱鳴海三星。因此串登鳴海三星,也就等於遊走六龜警備線南段。現在看著各分遣所遺址的駁坎砌石,已經感受不到當時充滿肅殺的氛圍,於是知道歷史所要教導我們的,原來是理解、尊重與包容啊!
- Sep 22 Sun 2024 21:34
[澎湖燈塔go-07]天之涯海之角--浮塭燈杆.追日落霞堤.蛇頭山
本文前一篇:[澎湖燈塔go-06]望安衝島4小時(下)--西胴尾山.天台山.網垵口沙灘
浮塭燈杆位於馬公外海的雞籠嶼旁,由於搭船進出澎湖灣經過燈杆,都只能匆匆一瞥,所以布魯在看了浮塭燈杆第3次後,決定找馬公最接近燈杆的地方去看它,於是來到了風櫃洞附近的追落日霞堤。
- Sep 18 Wed 2024 11:20
[屏東]屏步青雲路線--牡丹石門山懷古好展望.順遊車城埤
屏東牡丹鄉的石門山,就位於石門古戰場上方一公里的高處,今年屏東縣政府和健行筆記合作推出的屏步青雲收集寶石活動,石門山步道雀屏中選納入十條路線之一,配合石門古戰場紀念園區整修完成,這條擁有美麗展望的路線,增加懷古的元素,就更值得走一趟了。
布魯由登山口走上步道,遠遠就聽到旅遊資訊站播放的牡丹社事件源起音效。1871年一艘琉球籍船隻因颱風而漂流到九棚灣,船上66人上岸後遇到排灣族人,原本是一個友善的開始,排灣族人還煮粥招待琉球船員,沒想到因為語言不通造成誤會,其中的54人遭到殺害,使日本軍閥藉機征台,而排灣族人在石門險關英勇抗日,則為歷史寫下可歌可泣的一頁。所以走上石門山,向遠處展望美景也自然的向過往瞻仰排灣族的英雄。
- Sep 15 Sun 2024 21:02
[澎湖燈塔go-06]望安衝島4小時(下)--西胴尾山.天台山.網垵口沙灘
續上文:[澎湖燈塔go-05]望安衝島4小時(上)--西洞尾燈塔.船後礁燈杆.布袋灣黃牛群.鴛鴦窟小海灣
布魯以逆時針方向租車環望安島,上篇遊過布袋灣、鴛鴦窟、西洞尾燈塔,本篇續行繞到望安西側,登上望安最高的兩座山頭,又再探訪了幾支燈杆。
- Sep 12 Thu 2024 16:45
[澎湖燈塔go-05]望安衝島4小時(上)--西洞尾燈塔.船後礁燈杆.布袋灣黃牛群.鴛鴦窟小海灣
本文的前一篇:[澎湖燈塔go-04]美到不想離開的奎海秘境--奎壁山燈塔燈杆.環山草徑.風車嗨景.絕美嗨景
暑期澎湖燈塔行旅的第二天,布魯早上9點半由馬公搭乘交通船到望安,計畫搭下午2點半的交通船回馬公,於是布魯有了4小時的望安環島之旅。
- Sep 09 Mon 2024 16:49
[屏東]2024屏步青雲尋寶任務.10條路線整理.任務進行步驟.尋寶注意事項
- Sep 03 Tue 2024 22:24
[高雄]黃埔三星8字形健走-望雲山.鳳凰山.尚書林山
鳳山陸軍官校後山在居民積極爭取後部分開放,假日成為休閒運動的好地方。官校後山有三座較高的山頭分別是望雲山、鳳凰山及尚書林山,因為在黃埔軍校後山,所以布魯暫且稱為黃埔三星。
布魯在凱米颱風來襲後3天造訪黃埔三星,發現整區的步道幾乎都已經恢復暢通,復原的速度讓布魯十分訝異,軍校與熱心山友的效率實在超級高哩!
- Aug 29 Thu 2024 21:34
[澎湖燈塔go-04]美到不想離開--奎海秘境.奎壁山燈塔燈杆.環山草徑.風車嗨景.絕美嗨景
- Aug 21 Wed 2024 21:32
[澎湖燈塔go03]七美不只七美--秘境月鯉灣.下巷小海灣.潭仔港燈杆
本文的前一篇:[澎湖燈塔go02]七美燈塔小巧玲瓏.大灣燈杆氣勢磅礡.玄武岩海岸超有戲
通常遊客越是聚集的地方,布魯越是不會去,或者速速拍照通過,不會多留。但對於很少人去的秘境,布魯就沒有抵抗力,而如果真能發現秘境,就跟中獎一樣開心了。
- Aug 19 Mon 2024 11:25
[澎湖燈塔go02]七美燈塔小巧玲瓏.大灣燈杆氣勢磅礡.玄武岩海岸超有戲
越是限定,越有吸引力,七美終於限期開放參觀了。
七美燈塔是交通部航港局管轄燈塔中最矮的一座,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燈塔該有的它也有俱備,而且造形十分小巧雅致,塔身連接的電氣室還有半圓形的拱門拱窗,佇立在七美南端海岬上,又全身白色,很有地中海島嶼風,加上期間限定,這讓布魯忍不住就往七美去。
- Jun 09 Sun 2024 22:57
[環島燈塔go00]全台本島19座燈塔的環島旅程
然而要怎樣旅行呢?旅行,除了享受過程、增廣見聞、欣賞世界的美,也常常是為了尋找一個答案,或一個目標。而燈塔指引船隻航行的方向,在漆黑的夜裡或惡劣天氣之中,它就是過往船隻的目標和航行的答案。因此布魯由台南出發,以全台本島由航港局管理的燈塔為主題,搭配附近、順道經過而沒有去過,或是美得不能不去的景點,開車環島一週,這就是布魯2023年的環島燈塔Go。
- Aug 16 Fri 2024 13:30
[屏東]雙楓縱走O形--上楓港山.頂楓港山
日頭赤炎炎,布魯應該還沒有爬山就先頭昏了,選了屏東獅子鄉的上楓港山、頂楓港山兩座冷門郊山,想來個O形縱走。
屏東楓港是屏鵝公路台1省道轉往台東南迴公路的起點,由南迴公路返回西部轉入屏鵝公路前,就可以看到北方兩座突出的山頭,分別是上楓港山與頂楓港山;若由台1省道458K~460K路段向東抬頭仰望,也可以看到這兩座山聳立海岸邊。每次經過枋山楓港路段總要向這兩座山行注目禮,想著總有一天要親臨造訪,結果就選上了燙燙的七月天。
- Aug 09 Fri 2024 18:03
[澎湖燈塔go01]東吉嶼燈塔.八卦山.南方島嶼的海水和天空怎麼這麼藍
東吉嶼是澎湖南方四島的最大島,與台南將軍、嘉義布袋、澎湖馬公三港距離相當,自古就是澎湖與台灣中南部海上貿易交通的轉運站。因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加上週邊海域暗礁常造成船難,於是1911年日人在東吉嶼建造燈塔,指引海上航行,東吉嶼燈塔剛好就和中華民國同壽。
原本到東吉嶼都得要經由馬公轉船,因為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的設立,由將軍、布袋到東吉嶼的跳島航線開航,前往東吉嶼不再那麼麻煩,也因此成為布魯今年七月初[澎湖燈塔go]主題旅行的首站。當布魯站在東吉嶼八卦山上,與東吉嶼燈塔前,發現大海與天空都藍得如此透澈、藍到令人無法自拔,布魯也就布魯到底了。
- Aug 06 Tue 2024 16:21
[屏東]瑪家鄉真白縱走--真笠山.白賓山.在白賓名樹飽覽360度環大景
屏東縣瑪家鄉有三座代表性山峰:由高至低依序是真笠山、白賓山、笠頂山,合稱瑪家三兄妹。可單攻一座,也可串連其中二或三座縱走。其中景觀最優的地方,當屬真笠山往白賓山的稜線,可向西俯瞰整個屏北平原。尤其稜線最突出的小山頭上有一棵2公尺多的榕樹,樹身雖小,但東望霧頭山等雄奇群峰、西覽隘寮溪流貫屏北綠野,享受幾乎360度的環景視野,因此被冠名為白賓名樹。
布魯在凱米颱風後串走真笠山與白賓山,發現沿途路況在熱心山友維護下很快就恢復暢通,而很令人擔心的白賓名樹,在孤立無依的山頭上面對強風豪雨,竟然毅然挺住了,樹雖小卻很有韌性與志氣,不愧它白賓名樹的封號!
- Jul 25 Thu 2024 18:12
[屏東]來義鄉二峰圳--昔日的灌溉渠道.今日的夏日樂園
一百餘年前(1919年),日本人為了開發屏東來義、萬巒地區,希望取得穩定的灌溉水源,於是指派鳥居信平水利技師主導興建二峰圳。信平技師利用兩年時間踏查規劃,再動員14萬人次的原住民勞工,又花了兩年時間興建,1923年終於汲出林邊溪地下的伏流水,源源不絕的供應此地的灌溉用水,綠化了三千多公頃的屏東中部平原,而這個水利建設目前仍然穩定運作著。二峰圳完工後不久,鳥居信平又前往南方隔鄰的春日鄉,又推動完成力力溪伏流圳的水利工程,加倍造福屏東中部的農民。
也許有人會想,開發水源、建造水圳,只是鳥居信平的工作,他原本就應該做的。但信平技師竭盡心力做到非常完美,而且讓當時以至後代人民都能承接到他的遺澤,那就是他的偉大了。
- Jul 25 Thu 2024 17:03
[屏東]眾棚雲集的屏東中部熱門山--來義鄉棚集山
棚集山是屏東三大熱門登山路線之一(另二座是笠頂山、里龍山),是來義鄉丹林部落的後山,名稱源自於日本人將部落舊名 "札拉秀"翻譯成 "Tana-shū",再轉成中文就變成了棚集,其實意思就是丹林山。
而這山裡最大的特色就是涼棚超多,因為人氣高,爬山的熱心山友為了休息遮陽,在步道沿線搭建了許許多多涼棚,眾棚雲集,棚集山也就名副其實了。
- Jul 24 Wed 2024 10:05
[屏東]中級山的逸品--日湯真山.西大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