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溫暖了四月,也溫暖了螢火蟲的心,在環境自然不受污染的鄉間,螢火蟲們紛紛飛出,以熠熠的螢光舞出一曲又一曲的春之頌。
於是人們也不安於室了,跟著螢火蟲參加春天的歡愉派對,這是2018的社口林場。
季節溫暖了四月,也溫暖了螢火蟲的心,在環境自然不受污染的鄉間,螢火蟲們紛紛飛出,以熠熠的螢光舞出一曲又一曲的春之頌。
於是人們也不安於室了,跟著螢火蟲參加春天的歡愉派對,這是2018的社口林場。
林務局在今年二月及三月分別舉辦一梯次的阿里山深度旅遊攝影活動,布魯很幸運報名上了三月的活動,活動內容包括攝影講座、步道導覽、祝山日出、遊輪式列車體驗等。在兩天一夜的行程中,把多年不見的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重新詳細的溫習了一遍,也發現阿里山的旅遊新風貌。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有處祕境,近兩年才比較有人探訪,這就是阿里山鐵道的水山支線及水山巨木。
水山支線原名林內線或兒玉線,由阿里山的沼平車站通往塔塔加東埔,特富野古道的上半段就是其中的路段,目前則慬存沼平車站至水山車站1.6公里。由於此處不在一般遊客常走的路線上,所以還保有清新的環境。布魯覺得林務局把這條支線開放給森林遊樂區的遊客健行參觀,心裡一定很糾結,但上阿里山沒有去水山,等於入寶山空手回,才是真的很可惜!
續前文——[南投.仁愛]在森之海游泳--惠蓀林場環場步道O形(上)-杜鵑嶺步道.觀景台步道.湯公碑步道
登上林場內最高點湯公碑後,布魯一行人循湯公碑步道原路返回到關刀山林道叉路,左轉接林道後再往巨松台步道、山嵐小徑、涉水步道及松風山步道,繼續下半天的行程。
如果不曾用雙腳去認識一座森林,就不會發現森林真正的美。
以前曾到過南投縣的惠蓀林場,只是覺得林場環境清幽,而沒有太大印象。今年二月初,布魯與同事好友到林場串走各條步道,等於環繞林場一周。這天的天氣很詭異,氣象局發了低溫特報,前一夜還下了雨,所以一開始走在迷霧森林中。中午陽光卻由林隙篩出,一下子把霧氣蒸散了,露出短暫的藍天。下午雲氣則又壓下來,使得林場回到氤氳的嵐霧之中。如此環繞林場一圈,反而從不同角度、不同面貌去認識惠蓀這座森林。
有些花容易受到氣候因素的影響,花況因而不如預期,但大器的木棉花總是不理會外在環境的干擾,時候到了就盛開。
全台最聞名的木棉花道--台南白河林初埤木棉道,今年依舊準備展現它的熱情,跟著黃金風鈴花的腳步,也提早橙紅一片,盛開的花期,估計可以維持到三月底。
阿里山是賞櫻勝地,而阿里山公路沿線其實也分佈多個賞櫻據點,主要的賞櫻時段在一二月間有緋寒櫻,二三月間有八重櫻、昭和櫻,三四月間有吉野櫻,使得這條台18號省道在春天變成美美的櫻木花道。
布魯在3月10日參加林務局嘉義林管處在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舉辦的活動,結束後由阿里山上一路賞櫻下來,去了二萬坪、頂石桌長青居、櫻之道、竺園民宿,及隙頂的一處私人櫻園,記錄了此時開的櫻花。緋寒櫻、昭和櫻的花期已過,有些可惜,但隙頂的吉野櫻正盛開,使得隙頂成為阿里山公路上的大亮點。
今年的屏東街頭超級浪漫,原因是一直在路口不斷行走、奔跑不停的小綠人,終於找到速配的小綠妹,有情人終成眷屬,攜手走向幸福的未來。
原來這是屏東縣警察局的創意,在縣內幾個重要路口,將行人號誌的小綠人燈號加了些變化,就在今年二月情人節前夕,讓他與小綠妹示愛成功,使得在路口等紅燈的行人,心裡跟著甜蜜起來。
布魯喜歡喝咖啡,在休息時間來一杯好咖啡,是最好的工作鼓勵與生活享受。而好咖啡不是隨處可得,喝咖啡時也最好不要空腹,但有些點心吃起來又搶了咖啡的味。要找到好咖啡並為它尋得一個好對象搭配實在不太容易。布魯很高興找到提倡生酮、低碳飲食的「老妹的灶下」,既烘焙點心椰絲球,也出品咖啡,我們就來看看這兩位速配不速配。
高雄平原上突立兩座石灰岩山丘,分別是海拔312M的大崗山與251M的小崗山,在岡山區東緣南北相望,是高雄人登山健行的好去處。因為突出、四周無遮攔,所以展望都很棒,四周都有展望點,可以飽覽高雄平原或淺山丘陵的風光。
小崗山上的崗山之眼天空廊道落成啟用後,小崗山人氣更盛了,布魯藉著遊崗山之眼的行程,也登上小崗山,順便收集了小崗山及附近的景點,增加崗山之眼的眼界,這樣崗山之眼就不只是崗山之眼了。
欣賞過許多地方的燈節,布魯常覺得燈節就是把各種燈放在一塊大空地上讓遊客觀賞,看到的就只是「燈」。
而台南鹽水月津港燈節則不同,在整個S形河道上及兩側佈置充滿創意的裝置藝術燈,使燈融入月津港的夜景中,於是賞燈就不只是看燈,而是欣賞「燈景」。因此好幾年下來,布魯可以跳過其他地方的燈節,卻總是念念不忘鹽水月津港。
還好有冬季的花海,蕭瑟冷冽的日子才得以繽紛溫暖起來。
嘉義縣和太保市利用太保有機稻米專區冬季休耕期,第三年辦理花海節,今年的主題命名為「太保GO幸福」,所以在大片花海間設計狗圖案迷宮,由其中一個入口進入完全走逛一回,就像是利用雙腳彩繪了一幅可愛的幸福狗。
全台的「天空」或「空中」字號觀景建築又有新作了,這回輪到高雄市政府在岡山區的小崗山東南前緣建造一座天空廊道,命名為「崗山之眼」。園區以音樂為設計理念,主建築採斜張橋式構造法,主橋塔是提琴頭造形,十分典雅美觀,廊道橋面以像是琴弦的鋼索固定在橋塔上,在天空上劃出一道優美的微笑弧線。
除了造形佳,崗山之眼天空廊道的展望也極佳,據稱可以俯瞰整座阿公店水庫及週邊,天氣好時還可遠眺屏東北大武山,甚至望見台灣海峽及高雄85大樓。布魯本來不愛湊熱鬧的,不過衝著這造型別緻的天空廊道,和百萬等級的視野,還是一早趕往岡山,赴一場另類的音樂饗宴。
想到惠蓀林場,會先想念那大片大片的森之海,讓眼睛享受一整天的SPA。然而二月的惠蓀林場還有加碼放送喔!重瓣山櫻、琉球山櫻和八重櫻接力妝點林場盆地,與全場的鮮翠相襯相應,為林場帶來開春的喜氣。
二月初惠蓀林場的櫻花,逐漸進入盛開期,不想花大錢到九族、不想在網路上搶不到武陵農場的票,或不想長途跋涉上阿里山卻塞在路上,或許惠蓀林場也是一個賞櫻的選擇。當然,進到惠蓀,面對七千多公頃濃綠的密林,森林浴也是一定要的享受。
清朝時期為了開山撫番、開發東部,於是由屏東縣枋寮鄉到台東縣大武鄉,開闢一條浸水營官道,沿途設營駐軍,是台灣所有橫越中央山脈的古道中,越嶺點最低、使用頻率最高,而且使用時間最長的古道。 到了日治時期,這條古道改稱浸水營越嶺道,仍舊扮演理番及台灣南部的東西交通要道角色,營盤改成駐在所,來往行旅仍然熱絡。後來因為公路開通,交通地位才被南迴、南橫取代,原本的古道西段拓寛成大漢林道,東段則保持原貌,即是現在的浸水營古道。
浸水營古道顧名思義,就是氣候十分潮濕,置身古道中就像浸在水裡一樣,所以一般建議在深秋到春天的較相對乾季行走。布魯很久之前就想走這條步道,終於在今年一月下旬成行,又得到15位好友同事的響應,於是一同踏上這條歷史悠久、生態豐富又綠意盎然的古道。
日治時期的臺灣有三大經典建築,分別是:臺灣總督府(現總統府)、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現國立臺灣博物館)、臺南地方法院(現臺南司法博物館)。而由於臺灣在日治時期所建的各級法院都已經拆除或改建,臺南地方法院於是成為碩果僅存的日治時期大型法院建築,於民國80年成為國定古蹟。
就建築的精美度而言,布魯覺得日治時期的建築,總統府排第一,其他就沒有能夠比得上臺南地方法院了。以前老是看著舊臺南地方法院封在鐵籬裡,上面覆蓋著超大的鐵棚,總覺得十分可惜。終於,臺南地方法院在前年重見天日,整修完工開放,讓人可以親臨觀賞這棟以巴洛克式風格為主、又融合其他建築式樣的美麗建築。
這一波急凍的寒流縮短了人們的脖子,卻也澟烈了南投的梅花。那林鳳營的落羽松呢?
林鳳營牧場週邊有千棵落羽松,由十二月下旬逐漸變色之後,果然被這波寒流又從枝葉上擠出一些紅色的顏料,目前(107.1.11)可說是近日最美的時刻。不過布魯發現這裡的落羽松卻也開始大量落葉,有些還未變色的松羽就直接為地面舖上厚毯,或許接下來的十天半個月,林鳳營落羽松就要劃下美麗的句點囉!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半夜,萬籟俱寂,布魯與一位好友持著手電筒探入一座三層樓高的廢棄洋房,然後闗掉手電筒,聽著自己與好友的呼吸與心跳聲,等待著什麼到來......
這個場景發生在許多年前的民雄劉家古厝,布魯每回經過民雄,總會想起那段陳年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