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今年(107年)又有新設施完成囉!在阿里山公路的公興村龍美,新設一條"公興龍美步道",這條步道才約2公里,落差也不大,一個小時可走完,算是親子休閒路線。
公興龍美步道途中經過的竹林秀逸青翠,而登上稜線後展望很好,近處的山美村溪谷、遠處的阿里山山脈群山、曾文水庫都可以看見。長途搭車上阿里山,在龍美歇一歇、活動一下筋骨,又可飽覽山景,是不錯的選擇喔!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今年(107年)又有新設施完成囉!在阿里山公路的公興村龍美,新設一條"公興龍美步道",這條步道才約2公里,落差也不大,一個小時可走完,算是親子休閒路線。
公興龍美步道途中經過的竹林秀逸青翠,而登上稜線後展望很好,近處的山美村溪谷、遠處的阿里山山脈群山、曾文水庫都可以看見。長途搭車上阿里山,在龍美歇一歇、活動一下筋骨,又可飽覽山景,是不錯的選擇喔!
光輝十月,十月的夜空除了花蓮在雙十節夜裡璀璨了一夜,還有南台灣嘉義故宮南院閃耀一整月。
故宮南院十月推出光雕秀,11月4日前每天(週一休館除外)在至善湖、至美橋投射七彩雷射光,配合南院獨特建築造型的光影,交織成絢麗的彩繪,耀眼奪目,也讓在場的人拍照攝影不停手,享受美好的聲光之夜。
到香港旅遊,免不了去迪士尼或海洋公園HI一下,愛亂走的布魯比較想去海洋公園,因為布魯發現海洋公園是依著南朗山的東北與東南麓而建的,連接兩個園區的纜車就架在南朗山的半山腰,而南朗山有步道可達山頂,這就讓布魯覺得進海洋公園之前應該先去南朗山探一探了。
不過南朗山與海洋公園並不相通,所以要上南朗山得先由西側山腳起登,循著階梯拾級而上,不用一小時就可以讓自己彷彿置身於7、80層樓高的摩天樓觀景台,海洋公園動感區的設施、深灣遊艇港、鴨脷洲島、深水灣、淺水灣等濱海景觀逐漸無遮攔的浮現眼前。海拔300公尺的小山,竟然收攬了千萬里的海景,而且把海洋公園裡的喧騰聲全踩在腳下,果然這次的南朗山祕境真是探對了。
到香港旅遊,總是要上一趟太平山,俯瞰維多利亞港與香港九龍城市的壯麗風光,如果能留到晚上,那在太平山欣賞著名的維多利亞港夜景,更是一大享受。一般上太平山通常先考慮搭纜車,人潮太多則改搭公車,但還有一個很棒又健康的方式,就是走步道上山。
由中環先搭公車到薄扶林水塘道,由路口開始就一路緩坡向上,經過薄扶林水塘,可以先小歇一下欣賞香港歷史最悠久水庫的湖光山色,然後踩著林蔭上山,在還沒有覺得累時,盤踞在像是古堡大石牆上的古榕在遠遠招手,恍惚是否來到古老神殿時,已經走出步道,跳出現實世界,迎向山頂巍峨的凌霄閣。
在五月的一個酷熱的午後,布魯躲進了一間日式老房裡,靠著的出窗的窗台,收攬窗外的綠意。布魯愛喝咖啡,雖然這兒的咖啡品項不多,風味中規中距,但咖啡香和著日式老房的木質氣味,特別有一種迷人的FU。這是斗六雲中街的凹凸咖啡。
斗六雲中街有四棟日式木造老房,最早是斗六郡役所及街役所的宿舍,始建於1920年代,後來作為斗六警察局宿舍,至今將近百年歷史,目前登錄為雲林縣歷史建築。四棟日式老屋所在的街廓並不大,卻讓人有回到七、八十年前的錯覺。於是找一間咖啡館坐下來,品味的不只是咖啡,還有一種悠悠的時空氛圍。
在台南府城核心地帶的公園路,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但從公園路321巷轉入,忽然馬路上的喧囂被消音了,原本急促的步伐再也急促不起來,這裡是321巷藝術聚落。
321巷藝術聚落最早是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山炮兵官舍群,後來輾轉作為其他單位使用,本來預訂要拆除,在地方人士爭取下才改列為市定古蹟保留了下來,並引進藝術家進駐,成為蘊含藝術氣息的日式房舍聚落。
想像有一座三連棟的房子,第一間是警察局,第二間是法院,第三間是監獄,於是壞人被警察抓了之後,就直接在第一間作筆錄,然後轉到隔壁審判,接著就送進第三間的牢房裡,打擊犯罪快速有效率,哪裡有這樣的地方呢?就在香港中環的「大館」。
「大館」是早期香港警察和居民對前警察總部以至整個建築群的簡稱,包含前香港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監獄的16棟古蹟建築,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70年前。隨著香港人口增加、使用空間限制及任務改變,直到2004年警署結役,這些建築逐漸走出沉重的陰影。然而四周的大樓一棟棟聳立起來,把大館建築群團團圍住,大館閒置的建築又陷入死寂,反倒像被現代大樓給囚禁了。
據說屏東縣車城鄉保力村後的山嶺,草兒肥美,村內農家養的牛隻每天自動上山吃草,晚上自動回到農家,蔚為奇譚。而山嶺上有一個終年不會枯竭的水池,牛群在山嶺上經常到這個水池喝水,成為車城鄉的奇景之一,這就是牛嶺堀,或稱陵頂自然公園,簡稱陵頂園。
布魯這回到車城鄉上到牛嶺堀,當然不是去放牛,而是去開闊心胸,擴展視野,因為牛嶺堀位在車城與恆春交界附近的高處,向西平眺,四重溪與保力溪出海匯入台灣海峽,龜山不因山小而枉自匪薄,兀自矗立在海濱;向南俯瞰,近處的保力村延伸到遠處的恆春鎮區,屋舍錯落在墾丁半島的小平原上,遠處則與恆春十景的日落關山相呼應;而東側就是挺拔的保力山,綿延而下的翠綠草坡是每年國軍聯訓的基地,環繞起來的視角將近360度。
海蝕洞不在海邊?!而在距離海岸線100公尺以內的地方,這樣的奇特景觀,也是很少人會到達的祕境,就在屏東車城鄉後灣村的下水崛海蝕洞。原來後灣村下水崛有一大片珊瑚礁岩棚,海浪長年沖蝕一道岩縫,竟然向內侵蝕了100公尺遠,成為一座天然而且漲潮時海水可以抵達的海蝕洞。
布魯六月底參加由恆春化石生態工作站林館長導覽的行程,林館長帶著大家時而蹲低側身,時而涉水摸索,穿梭在原始的海蝕洞穴中。洞內有兩處較大的空間,便成了林館長的解說教室。整個海蝕洞內有海水沖蝕的尖銳嶙峋珊瑚礁岩,也有累積結晶的瑰麗特殊岩理,使得探索行程充滿驚奇而又有收穫。
時間來到五十~八十多年前的年代,當時鹽與酒、菸等都是政府稅收來源的專賣品,不能私自製造販賣。於是有人鋌而走險製販私鹽,甚至盜鹽。政府因而設立鹽警專責取締查緝鹽賊,鹽警因為多由軍人轉任,因此被稱作鹽仔兵,而鹽警駐防的據點,就是鹽警槍樓(碉堡)。
直到民國66年鹽警制度取消,鹽警的槍樓於是逐漸荒蕪傾頹,全台的鹽警槍樓所剩無幾。還好台南七股區頂山里、高雄茄萣區竹滬各保存了一棟造型相似的槍樓,並列入歷史建築保護。
六月底的一個傍晚,布魯來到台南北門區蘆竹溝漁港拍夕陽。原本不知道哪裡是最佳拍攝點,還在尋找中,剛好遇到一位海防弟兄好心的告訴我。登上漁港北堤,果然已經有四位攝手就位了。問題是太陽早在三點多就已經被雲層吞噬了,倒是留下西天一抹淺淺紅霞給人想像。
蘆竹溝位於台南市北門區與將軍區交界處的將軍溪出海口北側,是台南沿海牡蠣養殖的重要產區。拍夕陽如果有蚵棚當前景襯托,畫面會更豐富,所以也是北門區井仔腳鹽田之外的熱門攝影點。
9年前莫拉克颱風襲台,對台灣造成重創,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鄒族來吉部落也包括在內。於是部分來吉原住民透過政府安排遷村到阿里山152林班地,重建後的新部落命名為得恩亞納,意思是可以安居樂業的淨土。
也因為得恩亞納部落在103年重建完成,一般人才有機會走進這片十分優美的152林班地,而目前最好的親近方式,就是由阿里山公路十字路村落步行到得恩亞納。布魯今年六月,於是利用阿里山鐵路檢修停駛之際,來一趟十字路--多林--得恩亞納的森林O形環走。
鈺鼎步道是台南市南化區的一條登山步道,由北寮天艷宮起登,一路上行,到後三分之一路段轉陡,終點的鈺鼎觀景涼亭位於一座陡削的山頭,因此走鈺鼎步道,很有武俠小說要攻光明頂的FU。
登上光明頂後,展望超級寬廣,向東俯瞰南化水庫旑旎風光,向南與道教聖地寶光聖堂對望,又可回眸南化給水場,向西則是整片的玉井丘陵地。輕鬆登頂卻有無邊美景,這樣高CP值的步道,難怪假日有不少人來此健走健身了。
漁光島真的是一座島,位於台南府城安平港的南側,僅藉著漁光橋與府城相連,原本叫做三鯤鯓,是府城最僻靜的小漁村,但自從漁光島那1.5公里長的月牙灣海灘公諸於世,漁光島已經成為台南最熱血的景點,沖浪、風浪板、立槳沖浪都可以玩,也是最浪漫的景點,超級適合漫步、吹風、看夕陽。
南投縣竹山鎮山頂坪有一座瑞龍瀑布,瀑高60公尺,懸垂於加走寮溪支流石崁湖溪谷上。要造訪瀑布則需通過瑞龍吊橋,橋長215公尺,曾經在台灣的吊橋排行名列前茅。不過五年前,因為颱風破壞通往瀑布的設施而封閉許久,經過縣政府的整修,終於在今年2月重新開放,讓瑞龍再現風姿。
朴子溪自行車道由六腳鄉蒜頭糖廠沿著台糖舊鐵道及朴子溪岸修築,最後到達東石的漁人碼頭,全長25公里,是嘉義縣境最優美的自行車道。其中有一段約450公尺長的阿勃勒行道樹,平常不怎麼起眼,但在五六月阿勃勒盛開時黃橙一片,落花滿道,不禁令人讚歎叫絕。
一棟平時不怎麼起眼的竹管厝,因為今年的阿勃勒大爆發,兩者互相襯托下而更顯現韻味,於是竹管厝阿勃勒也爆紅了起來。
這裡是台南白河蓮潭里,原本就有一段阿勃勒黃金隧道和蓮花田,五、六月吸引許多人來拍花,同一個村莊裡,現在又有更漂亮的竹管厝阿勃勒,使蓮潭里的人氣更高了。
延續春天的繁花盛開,阿勃勒又將入夏的這個季節染成橙黃一片。其實阿勃勒在台灣種得很多,但如果只是零散數棵,拍起來未免覺得單調,於是有景搭配的阿勃勒就特別吸引人了。
嘉義縣大林火車站外有一座舊站長宿舍,整修後成為社區展覽據點。宿舍前有一排阿勃勒,雖然只有少少數棵,卻因為有了日式房舍的陪襯而相得益彰,成為新興的賞阿勃勒景點。今年鎮公所又佛心來著在晚上亮燈,使得阿勃勒的黃金流瀑變成亮眼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