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文:[澎湖燈塔go-09]前進澎湖最北燈塔島嶼.造訪遺世獨立的澎湖歷史建築--目斗嶼燈塔
澎湖有許多早期地方自行構建的小燈塔,造型多半樸實可愛,十分具有特色,可惜卻很少人完整的去作記錄。
布魯結束吉貝及目斗嶼行程後回到澎湖本島,利用下午剩餘的時間,布魯隨即前往合界及小門嶼造訪二座老舊小燈塔,及一支新式燈杆。由舊到新,傳承的都是守護地方的溫暖心意。
布魯便利貼 燈塔燈杆資訊 2023全台本島19座燈塔的環島旅程 |
||
合界塔塔
七月初布魯到澎湖造訪燈塔時,在谷哥地圖搜尋到一座特別的老燈塔,當時標示為合界塔塔,於是布魯特別到西嶼鄉的合界村找尋這座小燈塔。雖然在地圖上有標示位置,但布魯還是在合界繞了兩圈才找到它。這是一支仿日式宮燈的燈杆,與澎湖其他地方的老燈塔完全不像。布魯好奇這支燈杆的設立,於是在村裡又繞了兩圈,找到一位坐在騎樓前休息的楊姓近九十歲的阿公,他說這小燈塔已經有大約五十年了,早期有固定的人去點亮番仔油燈(煤油燈),燈外本來有燈罩,後來才改成電燈。因為阿公的閩南語鄉音很重,所以無法問得太詳細,也許布魯下次再到合界會多訪問幾位老人家,幫這支燈杆的歷史緣由好好記錄下來。
合界塔塔的位置不容易找到,大約在合界村莊內、良君廟與聖公廟兩廟之間的水泥小產道上。
合界塔塔前臨合界漁港,西北方就是小門嶼。
小燈塔前有三張休憩座,坐在這兒看海很不錯,但草長得有點長了。
合界與小門嶼之間,是一大片淺礁與海蝕平台,退潮時可下海觀賞潮間帶生態。這裡還有一道小海灘,留待下次再來漫步了。
小門嶼燈杆與老燈塔
小門嶼最著名的風景點是北端的鯨魚洞,但在另一端的東北角的小門嶼燈杆與老燈塔,布魯覺得景色完全不下於鯨魚洞,而且幾乎可以悠哉的包場。而這老燈塔是澎湖早期燈塔最特殊的一座,打破斜坡式階梯的傳統造型,改為幾何環狀階梯,堪稱最有設計感的老燈塔了。
導航小門嶼燈塔,會繞過小門村南側到底轉上坡至終點,就是燈塔下草坡的停車點。布魯先右上造訪澎湖傳統的祈福鎮煞塔。
澎湖尤其是離島,在路口或高地或地理位置很好的地方,鄉民會設立各式造型的鎮煞祈福塔。
小門嶼祈福塔的造型十分古樸,應該是早期建造的。這裡也是小門嶼展望最好的地方。
祈福塔高地有步道接連到前面的燈塔高地。
燈塔高地的展望也很棒,向北是礫石淺灘,向東可看到鯨魚洞、玄武岩、珊瑚礁岩地形。
燈塔高地是小門嶼西側最高點,有一顆澎湖地政設立的四等控制點。
小門嶼燈杆是一支白色水泥圓柱,海邊的鹽份造成燈杆嚴重的鏽蝕。
小門嶼燈杆與老燈塔只有幾公尺的距離,直接傳承守護小門嶼北方海域的重責大任。
小門嶼舊燈塔(燈杆)是混凝土建造,塔形顯露手工的樸實感。
小門嶼舊燈塔最特別的是幾何形階梯,既穩固塔身,又可爬升。
由塔邊的配電管路可推測,小門嶼舊燈塔曾經是電力發光。
由小門嶼舊燈塔下瞰小門灣,景色也很漂亮。
小門嶼最著名的景點是鯨魚洞,是一座玄武岩海蝕洞。
小門灣有一處小而美的沙灘,也可以從事海上活動,與鯨魚洞都值得順道一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