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文:[澎湖燈塔go-08]與印象澎湖完全不同風情的吉貝--西崁山.吉貝潟湖.東崁山.魟灣仔石滬
七月初艷陽天下的近午,布魯站在搶攤船的船頭,在船首滑上沙灘時,隨即迫不及待的衝向這夢幻之島,造訪遺世獨立的目斗嶼燈塔。
吉貝北方海域是澎湖群島十分重要的漁場,但因為這一帶珊瑚裙礁遍佈,以致早期經常發生船難,於是十九世紀末日本政府開始建造目斗嶼燈塔,以避免不幸事故發生,時至今日,目斗嶼燈塔已經是百年老燈塔,也因此被列入澎湖歷史建築十景之一。
因為目斗嶼只有燈塔管理員駐守,沒有一般居民,因此沒有定期船班與澎湖本島交通往來,所以要前往目斗嶼,只能到吉貝再詢問是否有前往目斗嶼的觀光船,或是直接參加吉貝+目斗嶼的套裝行程活動。布魯選擇後者,於是在上一篇吉貝踏訪中,由沙尾沙灘搭乘搶灘船前進目斗嶼。
布魯便利貼 目斗嶼燈塔資訊 2023全台本島19座燈塔的環島旅程 |
||
布魯今年7月初參加吉貝+目斗嶼的套裝行程,10:30由吉貝沙尾搭搶灘船前往目斗嶼。
經過40分鐘的航行時間,終於抵達目斗嶼。
靠近目斗嶼時就發現,目斗嶼燈塔竟然在流鼻血,仔細看還有兩個蜘蛛人,原來是燈塔在進行一年一度的外牆刷漆作業,以致燈塔看起來不太完美。導遊說遊客們經常看到的是刷好漆的燈塔,所以我們很幸運才能在目斗嶼燈塔看到一年一度的蜘蛛人戲碼,這樣想似乎也沒錯哩!
目斗嶼的形狀像墨斗,所以又稱墨斗嶼。北半部主要裡黃土色的輝長岩(玄武岩的一種)構成,南部則是黑色的典型玄武岩,明顯可見島南島北的不同。
目斗嶼島南有一小片白沙灘,和一座簡易碼頭,因為碼頭在退潮時水淺,所以較適合搶灘船登島。
整座目斗嶼其實只有兩座建築,一是燈塔及其附屬館舍,另一則是上圖左側的土地公廟。
目斗嶼最高處海拔10公尺,燈塔就建造在最高點。
海島上的燈塔因為容易受到侵蝕,所以每年都要塗刷一次外牆,原本是燈塔守自己刷,後來才改外包。
燈塔園區不開放進入,但可由門縫或側邊窺知園區內的大致配置。
燈塔園區面積不大,內部依地勢大致分成二層,上層是燈塔及機房,下層是辦公室及宿舍。
園區第一層有一道長梯直通燈塔底入口,這道長梯也算是目斗嶼燈塔建築的一大特色。
蜘蛛人要為塔身刷上兩道漆,先是橘紅色底防鏽底漆,再來才是黑白寬橫條油性水泥漆。看漆工在烈日下垂掛著工作,實在很辛苦啊!
園區辦公室前的平台應該是俯瞰目斗嶼的最佳位置,不過無法進入。
目斗嶼除了燈塔守,沒有其他島民居住,電力完全得自給自足,所以除了太陽能發電,還有風力發電設備。而好友們不知有沒有發現這張相片和置頂圖的差別,是的,布魯很想看到上完漆的燈塔模樣,於是直接在相片上把黑白漆都刷好了。
吉貝北方海域也容易起霧,所以燈塔刷上的是黑白寬橫條雙色。
在目斗嶼停留時間只有40分鐘,40分一到導遊便催促船友們上船,否則就沒有船回吉貝了,於是大家這才不捨的向目斗嶼道別,又經過40分鐘的航行回到吉貝沙尾,結束目斗嶼的踏島行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