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文:[基隆]砲台縱走賞美景--牛稠嶺砲台-槓子寮砲台-社寮砲台(1)
基隆因為地理與地形的特殊,從清代到日治時期設置了許多砲台,砲台密度之高,冠於全台。其中基隆港東北外海的八斗子、基隆嶼海域,由牛稠嶺砲台、槓子寮砲台、社寮砲台控制,而槓子寮砲台則是基隆砲台最大並且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因此布魯在去年(2024年)12月縱走這三座砲台,一方面進行砲台巡禮,一方面由多個制高點觀覽由九份基隆山迤邐到和平島的海岸風光,展望由基隆嶼延伸而出的蔚藍大海,輕鬆走又有超級美景,是布魯非常喜愛的登山健行路線。
布魯便利貼 基隆砲台縱走路線資訊: |
||
槓子寮砲台
前篇布魯參觀完槓子寮砲台的東半部,這篇介紹西半部分。槓子寮砲台不愧是基隆規模最大砲台,砲台範圍東西就長達400公尺,西半部包含砲座、西觀測台、營舍、指揮部。
槓子寮砲台大部分建築工事都是石砌及水泥材料,結構十分堅固。
西觀測台也有一個通話孔與砲座相通。
由西觀測台下瞰碧砂漁港,可見漁港已晉身遊艇碼頭。
由西觀測台東望八斗子漁港和基隆山,山海景觀也絕佳。
指揮部的牆壁歷經百年仍然屹立。
彈藥庫的石牆特別厚實。
砲台兵舍是全區最大型的建築。
龍崗步道
龍崗步道是海洋大學的後山步道,上下共有4條,是爬坡健身的好地方,因為生態保持得很自然,春天的晚夜晚還有螢火蟲來照路,如果不想縱走,單純由海洋大學走龍崗步道上槓子砲台,就是一個十分理想的半日遊健身路線。
步出槓子寮砲台園區,有一座新蓋好的公廁。公廁旁就是龍崗步道下山入口。
龍崗步道全程都是水泥階梯,和緩好走。
步道中途的生態教室,也是休息好場所。
布魯由男一舍出入口下海洋大學。
社寮砲台
社寮島就是現在的和平島,島上的砲台最早可溯至十七世紀西班牙與荷蘭人占領台灣時期,經過清代及日治時期的改建,至二戰結束後歸屬國軍,並改設電燈所,負責夜間警巡任務,而有現在的規模,目前西砲台還在軍事管制區內,只開放東砲台。
由海洋大學走往社寮島,要經過社寮橋。
由社寮橋北端回望海洋大學及槓子寮砲台的山區,景觀也很棒。
往社寮砲台途中經過龍目井,是西班牙統治時期為了供應聖薩爾瓦多城的水源而建造,目前列入基隆市歷史建築。
砲台區入口處的建築是後來作為電燈所的機關室。
東砲側庫與儲彈所。
砲台觀測所後來作為電燈所。
樹根總愛在老牆上寫歷史。
砲台觀測所後來當作照明平台。平台有挖洞可下通照明所。
砲台最高處有一顆無名基石,已由基隆市文化局列管,辜且稱此作社寮砲台山。
由砲台山俯瞰水資源回收中心、社寮橋,對面就是海洋大學及槓子寮山。
和平橋與正賓漁港
結束社竂砲台探訪後,布魯轉由和平橋、正賓漁港出北濱公路。原本只是想順便看一下先前已造訪過的阿根納造船廠遺址及正賓漁港彩色屋,尚走上和平橋時,忽然一道光芒由雲層中閃出,不久後就染紅了西天和正賓漁港的整個水域,原來正賓漁港最令人驚嘆的不是彩色街屋,而是和平橋上的夕陽美景啊!
阿根納造船廠遺址,遠觀就好。
和平橋上巧遇夕陽美景。
遠方的龐然巨物是基隆港的貨櫃吊臂,夕陽就緩緩的由對岸的球子山上落下。
正賓漁港的彩色街屋遇上漁港夕陽,也相形失色了。
由正賓路轉出北濱公路,經過海洋大學的英文彩字,天已全黑了,續行回到八斗漁港C區停車場,結束這次8字形的砲台縱走行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