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山林道沿線,除了鳶嘴稍來這條已經熱門到爆的路線,其實還有許多精彩的步道或山嶺等著我們去登臨,例如長壽山、大崠山,或是這篇要分享的橫嶺山自然步道。橫嶺山自然步道又稱橫嶺山木馬古道,上半段原本是運送木材的木馬路線,和緩的深入杉木林;下半段通往大雪山生態社區,林相較為原始且落差大。而如果想要增加一些登山樂趣,建議由中途轉進縱走沙蓮山、橫嶺山,則有大片台灣杜鵑當道,讓人驚奇於,原來樹木也可以長得這麼悠然自在、熱情奔放。
布魯便利貼 橫嶺山自然步道、沙蓮山、橫嶺山資訊:橫嶺山自然步道又稱木馬古道,有雪山社區入口及雪山隧道入口二處可進入,單程6.5K。步道中有支線--橫嶺山登山步道可登橫嶺山、沙蓮山。探訪此區有以下走法: 交通資訊:台中東勢轉雪山路大雪山林道至15.1K右轉下往大雪山生態社區,過雪山橋後左轉200公尺至雪山社區登山口。或續行林道至27.7K橫嶺山隧道口,可至隧道登山口。此二登山口皆無停車場,請將車輛停放在登口山前路邊較寬處,紅線處切勿停車。可直接以google搜尋"橫嶺山自然步道"或"橫嶺山步道"。 補給等資訊:步道全線及大雪山林道皆無補給點,必須事先或在東勢準備妥當。大棟派出所有洗手間。 |
||
|
林務局設立的導覽牌。
布魯實際走的路線GPX,分享在健行筆記網站,需要的朋友歡迎點擊前往下載。
布魯之登山攝影記事 |
布魯此行計畫由大雪山社區進入橫嶺山自然步道,加上沙蓮山及橫嶺山的縱走,最後由大雪山隧道口出林道結束行程。走原路返回太耗時,踢林道返回入口也要多花2小時,所以布魯和好友杰兄採取AB車互相接駁方式進行。由大雪山社區登山口進入後,先到一片十分優美的竹林,雖然面積不太大,怛足以媲美竹山或溪頭的竹林清境。
09:30布魯與好友由大雪山生態社區起登。
大雪山生態社區登山口。
登山口進入不久,即有一片十分優美的竹林。
感謝好友杰兄一路提供帥氣身影。
燒炭窯遺址,原本是大雪山社區居民早期燒木製炭的土窯。
前段林相主要是雜木林,但也有一片優美的杉林。
步道中段有杉林及雜林,路徑清楚,坡度大的路段則適度舖設枕木或圓木階梯,保持自然的地貌,這是大雪山生態社區居民與林務局十多年前傑作。途中步道旁不時矗立著二、三十公尺高的大樹,有的英俊挺拔,有的盛氣凌人,一路上拍著大樹或樹頭樹根,完全不會枯燥乏味。
途中有多棵樹形極美的大樹,可惜它們沒有自我介紹。
步道設有里程木樁,這是由大雪山隧道入口算過來的里程。
看到這樣俊秀挺拔的大樹,布魯都忍不住好好瞻仰一番。
橫嶺山自然步道及沙蓮山、橫嶺山一帶,有一片超級大片的台灣杜鵑林,先是與其他樹木混生,接近沙蓮山與橫嶺山時,則完全進入台灣杜鵑的勢力範圍,純林加混合林的面積,是布魯所見最大的一片。而杜鵑枝幹的生長,一開始中規中矩,後來則隨著海拔高度而越發奔放,到每一根枝幹都蜷曲翻騰,自在生長著,細枝如飛蛇,粗幹如遊龍。如果杉木林那一支支筆直的樹幹像是插得很整齊的肉桂棒,那這片杜鵑林就是一大袋的麻花卷了。
步道中段進入杜鵑林的勢力範圍,這是布魯所見最大面積的杜鵑林。
一開始杜鵑的長相還算規矩,漸漸的杜鵑就不想按牌理出牌了。
開始展現氣魄的杜鵑。
11:25抵達杜鵑嶺,這是一片杜鵑純林的小山頭,是休息的好地點。
樹木自然生長的根系,也常讓布魯讚嘆。
步道的部分地點手機有訊號,中華及台哥大的用戶可以拿出手機。
11:40至橫嶺山自然步道叉路,續行是較和緩的木馬古道,布魯向右陡上往沙蓮山及橫嶺山。
往沙蓮山及橫嶺山的山徑較原始。
台灣杜鵑在沙蓮山、橫嶺山生長,完全不顧形象,飛蛇、遊龍、樹精姥姥都來了。
看到這一幕的杜鵑林,每一根枝幹都在扭曲翻轉,布魯還以為自己眼花了。
笛吹山叉路口,向沙蓮山及橫嶺山續進。
這片杜鵑林要是走到晚上,又昏暗又超級有倩女幽魂的FU。
麻花卷出現,二索或三索都有,大家不用客氣,請自行取用。
這麼大片的杜鵑林,因為都是同類植物,已經不需要競爭著向上生長取光,自然伸展的結果,整座山頭的杜鵑都一起跳起海草舞了。
續下文:[台中]海豚君愛上麻花卷--大雪山社區上橫嶺山自然步道.沙蓮山.橫嶺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