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據時期,日本政府為了心戰及南進準備,在民雄設立了放送所,並於廣大的農田中矗立起兩座高達206公尺的天線鐵塔,在當時可能是台灣最高的建物,使得附近地區民眾大老遠就可以見到,猶如今日的101,成為民雄人的早期記憶。
抗戰勝利後,民雄放送所陸續改制為「台灣廣播電台民雄播送機室」、「中央廣播電台第一發射基地」,到現在的「國家廣播文物館」,放送所及附屬招待所因其形制與價值,被登錄為歷史建築。目前音訊發射的功能仍在運作,但原來的超高鐵塔已經改建為較低的鐵塔,繼續為民眾發聲。而逐漸傾頹的宿舍群則被閒置,無聲,就是它的聲音。
民雄放送所招待所
放送所招待所的入口,帶有一些日式庭園的風味。
招待所本身是一幢十分漂亮的日式建築。2001年登錄為嘉義縣歷史建築。
由側面欣賞招待所建築,可以看出在平面立面中藉由方與圓的開窗形狀產生變化的美感。
招待所二樓窗戶在石桕的綠葉襯托下顯得十分雅致。
春不老的綠意和圓窗也很合。
招待所的西側面藉由高低前後顯出層次。
西側面也開圓形氣窗,呼應正面的格局。
招待所後面的設計也不馬乎,可惜平時招待所是不對外開放的,只能在外圍欣賞建築之美,裡頭就全憑想像了。
放送所日式宿舍群
放送所宿舍前有一"群"老榕樹,盤根錯節,樹上樹下交纏在一起。
老榕樹群的樹冠濃綠茂密。
布魯站在老榕樹群底下顯得很渺小。
算得出這一群老榕樹有幾棵嗎?已經族繁不及備載了。
放送所的主管宿舍,保存得很完整,但如果沒有好好利用照顧,很快就會傾頹。
主管宿舍前老樹長得又高又壯。前方還有一座提供給員工運動的野球場,右上圖是加壓站,右下圖是難得保留下來的日式路燈燈柱。
放送局的丙種宿舍,型制不如主管宿舍,但也還保持得不錯。
放送所的丁種宿舍。
國家廣播文物館(民雄放送所)
民雄放送所因為還在運作中,平時鐵門拉上,要參觀時先到左側門柱上按電鈴,就會有人開門放行。
車輛可以直接開進放送所文物館前停放,再入內參觀。
文物館(放送所)本身就是一座古蹟,建築型制平穩內斂。2001年登錄為嘉義縣歷史建築。
進到文物館裡參觀,要先欣賞一段介紹影片,再由館方人員引導參觀。左上圖為文物館中央走廊,左下為二樓中央椌制台,右上為還可以運作的古董--中波發射機,右下為發射機的內部,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曾空襲,因此留下機槍掃射下的彈痕。
一二樓間的樓梯展示與電台有關的發明家資料。右上圖為原本的206公尺天線鐵塔上的絕緣礙子,下圖為真空管水冷系統,以應付早期大真空管的高溫。
早期的日式建築很注重自然空調,圓圈的格孔是空氣自然對流孔。
各種大小不一的真空管。不過以上這些設備都已退役不再使用,成為文物館的珍貴收藏。
放送所後方有一座蓄水池,以確保冷卻系統的供水無虞。
如果剛好到了用餐時間,放送所招待所後面緊著一家"松林庭園餐廳",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裡主面供應火鍋、藥膳鍋、簡餐,價位大概在200多元。
布魯便利貼
1.國家廣播文物館:TEL:(05)2262016/地址:嘉義縣民雄鄉寮頂村民權路74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09:00~11:00下午13:30~16:00 (團體參觀請事先預約)
門票:50元
2.民雄放送所及宿舍群:內部不開放,外部可自由參觀。
3.松林咖啡庭園餐廳:嘉義縣民雄鄉寮頂村民權路42號/TEL:05-2060355
4.交通資料:中山高下民雄交流道,轉向東走民雄外環道,約200M隨即左轉安和路(嘉79鄉道),行至民雄大士爺廟前左轉民權路(嘉81鄉道),約500公尺即陸續抵達放送所招待所、松林咖啡庭園餐廳、宿舍群、廣播文物館。
閱讀布之選
國家廣播文物館(官方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