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DSC_2367.JPG

(布魯攝於洞爺湖)

一部好電影,總是值得一再回味。布魯幾年前看過一部電影,最近忽然想到,又再找出來看了一遍。
這是日本導演三島有紀子自編自導的電影《幸福的麵包》。故事敘述女主角理惠(原田知世飾)小時候很喜歡一本繪本,裡面的少年名叫mani,但理惠一直迷惘著,不知道自己想追尋的是什麼。於是水縞(大泉洋飾)帶著理惠搬到北海道洞爺湖邊開了一間咖啡館,就取名作mani。藉由依序代表夏、秋、冬、春四個季節的片段,來編織一幅幸福的藍圖,指引理惠找到她的幸福。

幸福的麵包2.jpg

水縞在片中說,他很喜歡companion一詞,它的詞源是指相互分著麵包來吃的人,是同伴的意思。其實這個companion在片中代表著的是分享的概念。所以分享麵包成為貫串全片的關鍵情節。
在夏季片段中,水縞將象徵分享的麵包切成兩半,從其中一半再剝半拿給理惠,兩人滿足的吃著麵包的表情,讓人生中各自有著缺憾的時生與香織既羨慕又感慨。於是理惠又將切下來的另一半麵包傳遞給時生,由時生再分享給香織,兩人的心忽然就串起來了。
在秋季的段落中,小女孩未久與爸爸本來存在著隔閡,在水縞與理惠安排的一次餐會中,未久的爸爸把麵包剝開一半傳給未久,兩人沾著南瓜濃湯一起吃,小女孩也在這時感受到爸爸的父愛。

幸福的麵包9.jpg

幸福的麵包6.jpg

幸福的麵包7.jpg

時序進入冬季,阪本爺爺帶著彩婆婆本來到北海道想結束人生,卻在水縞與理惠的店裡,感受到主人與鄰居們的關懷,彩婆婆兩次剝開麵包都不忘與阪本爺爺分享,也領悟到人生即使到末了,也可以有新的境界。
最後,在洞爺湖邊咖啡館裡的窗前,水縞與理惠共進晩餐,水縞又剝開小麵包將一半分給理惠,理惠此時燦然的笑著說,我找到我的mani了。水縞先是楞了一下,然後也會心的跟著笑了。因為maniy代表的,就是幸福。

幸福的麵包10.jpg

布魯發現,片中不論麵包大小,或是什麼款式的麵包,也不論兩人共有一顆麵包或各有一個,導演都設計要剝開與另一半分享。但一塊大麵包剝開分享是可以理解的,兩人各有一塊小麵包,為什麼各自也要剝開分享? 布魯覺得,這是因為即使是同一位烘焙師、同一時間製作出來的麵包,兩個麵包也有可能有些微不同的風味,只有透過分享,才能確定是否風味相同,也因為多一次分享動作,更增加彼此心的聯繫。(雖然在新冠疫情之下,這樣有傳播病毒的風險)因此麵包的大小款式數量,就象徵人生所有的大大小小的事件經驗,透過這樣的分享,也互相傳達、接受彼此的心意。
所以,中文版預告片的片尾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分享,使我們的心意相通。

幸福的麵包8.jpg

有的人願意傳遞自己某時某事的喜悅,或分享自己的成就給其他人;有的人則會透過訴苦找人傾倒心裡的垃圾,把哀怒分享給別人(布魯覺得這樣似乎也是一種分享)。願意分享或接受分享的層面越廣,雙方的關係就越親密,因此有鄰居的分享,有朋友的分享,有親人的分享,有知己的分享,這些人都可以算是一種同伴。每一種分享都會使同伴相處更加和諧,彼此增加正能量。然而有些事可以分享與接受分享,有些事卻無法,要看彼此的關係、情性、環境因素等等。所以,如果有一種人,能不論何時何事何種層面,都完完全全願意分享或接受分享,在分享之中,心意完全相通,那這一個人大概也就是人生伴侶了吧!就像阪本爺爺與彩婆婆,或者水縞與理惠。
片中阪本爺爺給水縞理惠的信裡說:「companion,與可以分享的同伴一起,那就是幸福。」祝福好友們,也都能找到自己的mani。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幸福的麵包
    全站熱搜

    布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