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些時候因為身上的傷口需要敷藥,用了不同的藥膏和敷藥方式後,最後覺得高大藥膏效果最好,而且換藥時最不會痛。什麼會這樣呢?我試著找出一些答案。

   在網路上找到一篇皮膚有傷口時的處理原則(詳見文後),其中提到關於傷口處理的重要觀念:「受傷時盡快將傷口處理好,維持傷口在乾淨潮濕的環境,可以讓傷口恢復更完整。」這句話和自己以前的想法有些不同,以前有小傷口,會設法保持乾燥,這樣傷口很快會結痂,然後就好了。其實保持乾燥的好處只是比較不會受感染,對傷口復原沒有太大好處,反而容易留下疤痕。這點我在醫院復檢時,曾特別向醫師求證過。所以皮膚上的傷口應該要保持「乾淨濕潤」才是最好的。其中的乾淨是指避免受到細菌的感染,像傷口踫到水,就一定要趕快換藥,不然水中的細菌會造成傷口的感染而發炎化膿。另外濕潤是指讓傷口保持在原本生長的狀態,這樣皮膚的細胞才會長得快又好,但這種濕潤並不是沾水的潮濕。 

    我在受傷期間共使用過三種藥膏──使皮新軟膏、見大黴素軟膏和高大藥膏,前兩種是醫師開的,主要成分都是胺基醣甘類的抗生素,具有不錯的抗菌作用,因此塗在傷口上能大大降低細菌的感染機會。而高大藥膏的主要成分則是磺胺劑類型的化學治療劑,具有殺菌及抑製細菌活性的作用,因此塗在傷口上也能阻絕細菌的感染。 

    最大的差別在敷藥的方式上,使用前兩種藥膏時,要先用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塗上藥膏後,最好先蓋上一層石臘布,再蓋上紗布,最後以膠布固定。這樣處理的最佳結果,仍然在每天換藥時,傷口會稍乾而有沾黏現象,即使以最有耐心的方式充分浸濕紗布再取下,傷口還是會有痛感,並且影響傷口的復原。更何況遇到沒有同理心的醫生,在沒有濕潤或濕潤不完全的狀態下撕下紗布,那種痛簡直像被剝了一層皮。而使用高大藥膏的方式則有很大的不同,清潔傷口必需使用黃藥水,然後製作一份內夾棉花的厚紗布層,直接在紗布層上抹上0.2公分厚的藥膏,再將紗布層覆蓋布傷口上,以膠布固定。因為藥膏很油很濃稠,塗得又是厚厚一層,所以隔天換藥時,傷口仍然可以保持濕潤,不需浸濕紗布層,就可以輕輕鬆鬆取下紗布層。因此,在受過剝皮之痛的人換用高大藥膏,一定會覺得換藥時幸福多了。 

    所以關鍵應該就在高大藥膏比其他二種藥膏濃稠,塗得又較厚,覆蓋的紗布層內又夾了棉花片,以致於藥膏經過一天仍能保持原來的狀態而不乾掉。如果相同的敷藥方式使用其他兩種藥膏,則因較不濃稠,除了較容易乾掉,也容易在活動時流下來。此外,高大藥膏每公克含有高達50毫克的磺胺劑Sulfadiazine成份,是其他類似或相同成份藥膏的許多倍,殺菌制菌上也有加分效果,這也是它較有效的原因。 

   不過,藥膏雖然好用,使用時仍然有一點疑慮。高大藥膏的磺胺劑成份太高,如果身上有一處10公分平方的傷口,每天會就要塗上20公克左右的藥膏,裡面就含有1公克的磺胺劑,雖然經過皮膚只有百分之三的吸收量,但經過傷口的吸收量可能較多,大面積傷口及長期塗抹的結果,又吸收更多。動物飼料(像豬飼料)裡最常加入磺胺劑以抑制病原菌生長,使動物在宰殺前較不易染病,所以宰殺前的安全期內是不可以再使用磺胺劑,避免人吃了豬肉,遺留太多磺胺劑在體內。而磺胺劑的殘留量過多則對人體可能的影響包括較容易造成尿道障害、產生造血系統的慢性中毒,及較可能會發生肝臟障礙等。 

    我不知道要吸收多少量的磺胺劑才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但磺胺劑可經由腎及多種管道排出動物體內,如果要大量塗高大藥膏,多喝水排掉磺胺劑,心裡可能會安心一點。 

   話說回來,如果不幸還有下次,要選用那種藥膏呢?我還是寧可一開始就選──高大藥膏。 

※皮膚有傷口時的處理原則http://web.kmsh.gov.tw/publish_webpages/197c77f4fbdb1e639bb93461828fa34b/detail.php?know_id=145

※高大藥膏TEL:06-6323636   地址:台南市新營區三民路138巷巷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高大藥膏 傷口 燙傷
    全站熱搜

    布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